

人物简介:
李秋菊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诊疗中心总护士长。从事骨科护理工作 24年,曾荣获吉林省优秀护士,长春市优秀护理管理者等称号。
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诊疗中心总护士长李秋菊的护理哲学中,“技术”与“温度”缺一不可。作为吉林省内首位国际伤口治疗师,李秋菊不仅以专业的技术和温暖的言行为无数患者抚平了伤痛,更是推动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打通了居家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14年,在北京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学校系统学习湿性愈合理论、伤口评估、渗液管理、无痛换药等专业理论和技术后,李秋菊将这些理念带回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还牵头成立了创面护理专项小组。

此后十年间,她带领团队收治慢性创面患者16000余例,处理术后切口70000余例,实现院内压力性损伤会诊500余例。从李秋菊一个人的“单枪匹马”,到如今拥有7名专职护士的护理团队;从最初的简单擦皮伤处理,到如今涵盖各类慢性创面护理、全院压力性损伤会诊管理、全骨科医院术后切口规范化管理的综合性伤口治疗中心;从最初的一个换药箱,到如今的专业伤口治疗场所,李秋菊带领团队在伤口护理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
每周的案例交流会上,李秋菊和同事们一同分析每一处伤口的细节,力求做到“精准评估、无痛治疗、暖心讲解、精益求精”。2018年,她的团队成为优玛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基地,为全国输送了33名专业护理人才。她培养的50余名省内外护士,如同“星星之火”,将专业护理技术播撒至全国。
随着医疗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快速康复的科学化进程,患者术后两三天即可以出院,但手术患者切口仍未达到拆线标准,术后切口仍然需要无菌换药。出院患者的术后切口管理成了李秋菊护士长心里一直惦记的一件事儿。
面对术后患者出院早、切口管理难的问题,李秋菊通过多次的患者和专科护士调研,逐渐探索出了“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的专业护理服务模式。

她带领团队技术“下沉”,走进长春、通化、吉林等地社区,培训社区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对接术后患者的切口管理。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群对接,即可直接联系社区护士上门换药。这种模式已为百余名患者解决了术后切口护理的难题,更是让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了家庭,使患者足不出户即能够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专业性护理服务。
李秋菊还将目光投向预防领域,带领团队每月开展糖尿病足筛查科普,并在“世界压疮预防日”举办义务宣讲。2024年的糖尿病足预防直播,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在线学习。
李秋菊常说,“每个伤口背后,都是一个需要被温柔对待的生命”。患者和家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中,频繁出现“耐心”“温暖”等字眼。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因反复溃烂几近绝望,在李秋菊的悉心护理下,重获了行走能力。
二十余载护理工作,李秋菊治愈的不仅是伤口,更抚平了患者和家属们的心灵创伤。未来,她还计划继续扩大“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模式的覆盖范围,并借助线上平台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护理惠及更多需要居家服务的术后患者。